五悲文
自古爲文者,多以九、七爲題目。乃有《九歌》、《九辨》、《九章》、《七發》、《七啓》,其流不一。餘以爲天有五星,地有五嶽,人有五常,禮有五禮,樂有五聲。五者,亦在天地之數。今造五悲,以伸萬物之情,傳之好事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無需要特別注釋的詞語。
繙譯
自古以來寫文章的人,大多用九、七來作爲文章的題目。於是就有《九歌》、《九辨》、《九章》、《七發》、《七啓》,它們的流派各不相同。我認爲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嶽,人有五常,禮儀有五禮,音樂有五聲。這五樣,也在天地的數理之中。現今創作《五悲》,用來伸張萬物的情狀,傳達給那些喜好這類事情的人罷了。
賞析
這段文字主要是盧照鄰在闡述自己創作《五悲文》的緣由和想法。他提到以往的文章多以九、七爲題,而他覺得天地間的各種與五相關的元素也很有意義,所以創作《五悲》。這躰現了他對文學傳統的思考和創新,以及對自然和萬物的獨特關注,展示了他對文字創作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追求。整躰行文簡潔明了,觀點闡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