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雙調:元曲的一種曲牌名,屬於“雙調”類。
- 碧玉簫:曲牌名,屬於“雙調”中的一個曲牌。
- 隨邪:行爲不正,這裡指行爲放蕩。
- 癡呆:形容極度迷戀或愚笨。
- 月兒斜:月亮西斜,指夜已深。
- 歡娛受用別:享受著與他人的歡樂。
- 淒涼爲甚疊:爲何要如此淒涼。
- 不索尋吳越:不必像尋找吳越那樣費力,意指不必大費周章。
- 負心的:背叛愛情的人。
繙譯
你的行爲放蕩不羈,迷戀於外,不再廻來。我像個傻瓜一樣,癡癡地等到月亮都西斜了。你享受著與他人的歡樂,而我卻爲何要如此淒涼!別撒謊了,不需要像尋找吳越那樣費力。我們,那些背叛愛情的人,讓天來懲罸吧!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背叛愛情的強烈譴責和對不忠行爲的憤怒。通過對比自己孤獨等待與對方歡娛享受的情景,強化了情感的沖突和對比。最後,以天滅負心人的詛咒作爲結尾,顯示了作者對不忠行爲的極耑不滿和希望正義得到伸張的強烈願望。整首曲子情感激烈,語言直白,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忠誠和對背叛的無法容忍。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
關漢卿的其他作品
- 《 趙盼兒風月救風塵(第一折) 》 —— [ 元 ] 關漢卿
- 《 【雙調】碧玉簫 》 —— [ 元 ] 關漢卿
- 《 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第四折) 》 —— [ 元 ] 關漢卿
- 《 包待制三勘蝴蝶夢(第三折) 》 —— [ 元 ] 關漢卿
- 《 尉遲恭單鞭奪槊(第二折) 》 —— [ 元 ] 關漢卿
- 《 感天動地竇娥冤(第四折) 》 —— [ 元 ] 關漢卿
- 《 【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 》 —— [ 元 ] 關漢卿
- 《 關張雙赴西蜀夢(第二折) 》 —— [ 元 ] 關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