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堂陳母教子(第三折)
〔中呂·粉蝶兒〕人都說孟母三移,今日個陳婆婆更增十倍,教兒孫讀孔聖文籍。他將那《孝經》來讀《論》《孟》講,後習《詩》《書》《禮記》;幼小溫習,一個個孝當竭力。
〔醉春風〕一個那陳良叟,他可便佔了鰲頭,則俺這陳良資奪了第一;新招來的女婿,他又是狀元郎,俺一家兒倒大來喜、喜。則要你郎舅每崢嶸,弟兄每榮顯,托賴着祖宗福力。
〔紅繡鞋〕俺這裏都是些紫綬金章官位,那裏發付你個綠袍槐簡的鐘馗?你一個探花郎,又比俺這狀元低;俺這裏笑吟吟的行酒令,穩拍拍的做着筵席,可不道那堝兒發付你?
〔醉高歌〕我可也不和你暢叫揚疾,誰共你磕牙料嘴!我則是倚門兒專等報登科記,知他俺那狀元郎在那雲裏也那是霧裏?〔普天樂〕圪蹬蹬的馬兒騎,急颭颭的三檐傘低。我這裏忙呼左右:疾快收拾!他見我便慌下馬,他那裏躬身立;我見他便展腳舒腰忙施禮。險些兒俺子母每分離!你孝順似那王祥臥冰,你恰似伯俞泣杖,你勝強如兀那老萊子斑衣。〔啄木兒煞〕咱人這青春有限不再來,金榜無名誓不歸,得志也休把升遷看的容易。古人詩內,則你那文高休笑狀元低。
拼音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
關漢卿的其他作品
- 《 【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 》 —— [ 元 ] 關漢卿
- 《 望江亭中秋切鱠(第一折) 》 —— [ 元 ] 關漢卿
- 《 南呂 · 一枝花 · 贈珠簾秀 》 —— [ 元 ] 關漢卿
- 《 竇娥冤 · 滾繡球 》 —— [ 元 ] 關漢卿
- 《 關張雙赴西蜀夢(第二折) 》 —— [ 元 ] 關漢卿
- 《 【雙調】沉醉東風 》 —— [ 元 ] 關漢卿
- 《 錢大尹智寵謝天香(第二折) 》 —— [ 元 ] 關漢卿
- 《 包待制三勘蝴蝶夢(第三折) 》 —— [ 元 ] 關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