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意

· 王灣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拼音

譯文

在南方一帶有許多有意思的新奇事物,早早地起來等待去江南一帶。 潮水漲滿,兩岸消失在視野中,風中揚着無數帆。 夜還未消盡,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 向來我看過許多地方的風景,唯獨這裏的風景最爲特別。

注釋

江南意:意爲北方人初到江南所見的景色感到很有意味,很有意思。“意”是指一般人們看到好風景或景色時,感覺“有意思”。 南國:南邊,泛指南方地區或我國南部。 伺:守候,等候。 失:消失,這裏是指江水與岸邊相平的時候,兩岸都消失看不見了。 風正:順風。 數:無數,這裏是指許多船帆,除了詩人坐船上的帆,還包括旁邊船上的帆。 懸:掛。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殘夜:夜將盡之時。 江春:江南的春天。 惟:唯獨,只是,只有。

賞析

此詩寫北方人初到江南所見的景色。 首聯作正面敘述:南方有很多新的意思,趁大清早就開船東下。 接下去兩聯就描寫江水、海日和早春。在北方人看來,這些都是新意。這個“意”字,現在文言裏似乎已沒有這樣的用法,但在口語裏卻還存在。人們看到好風景或新鮮事物,常常說“有意思”,就是這個“意”字的註解。 尾聯說:向來我看過各處地方大自然的美景,只有這裏是非常特別的。這個偏”字,在現代語文中已沒有這樣用法,但在唐代卻是一個普通狀詞。岑參的《敦煌太守後庭歌》結句雲:“此中樂事亦已偏。”又孟郊《邊城吟》雲:“西城近日天,俗稟氣候偏。”都是同樣的用法,“偏”字本來有不正、欹側的意義,大約唐人引申而有“獨特”、“別緻”的意義。
王灣

王灣

王灣,號爲德,唐代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他的詩現存10首。作爲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於吳楚間,爲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爲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讚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讓文人學士作爲學習的典範。由此,這兩句詩中表現的那種壯闊高朗的境象便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