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 · 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拼音

所属合集

#詩經全集

譯文

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還早天未亮。庭中火燭放光芒,諸侯大臣快來到,好像車鈴叮噹響。 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還早無晨光。庭中火燭明晃晃,諸侯大臣快來到,好像車鈴響叮噹。 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將盡露晨光。庭中火燭仍明亮,諸侯大臣快來到,看見旌旗在飄揚。

注釋

庭燎:宮廷中照亮的火炬。 其(jī):語尾助詞。 央:盡。 君子:指上朝的諸侯大臣等人。 鸞:也作「鑾」,鈴。古代車馬所佩的鈴。 將(qiāng)將:鈴聲。 艾:盡。 晣(zhé)晣:明亮貌。 噦(huì)噦:鸞鈴聲。 鄉(xiàng)晨:近晨,將亮。鄉,同「嚮」。 有煇(huī):猶煇煇,光明貌。一説火光暗淡貌。朱熹《詩集傳》:「火氣也。天欲明而見其煙光相雜也。」 言:乃,愛。 旂(qí):上面畫有交龍、竿頂有鈴的旗,爲諸侯儀仗。

《小雅·庭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記述周王早晨視朝前與報時官對話的詩,描寫宮廷早朝景象,讚美君王勤於朝政。全詩三章,每章五句,用問答體,通過對話透露對話人的性格。此詩由遠及近,層次清楚,細節感人。有問有答,如見其人;有光有聲,如臨其境。

賞析

此詩描寫宮廷早朝的景象,表現君王勤於政事。詩共三章,第一章寫夜半之時不安於寢,急於視朝,看到外邊已有亮光,知已燃起庭燎;又聽到鸞聲叮當,知諸侯已有入朝者。説明宣王中興,政治穩定,百官、內侍皆不敢怠於事,諸侯公卿也謹於君臣大禮,嚴肅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會;而宣王勤於政事、體貼臣下、重視朝儀的心情,也無形中見於言外。 第二章時間稍後,但黑夜尙未盡,庭燎之光一片通明,鑾鈴之聲不斷,諸侯正陸續來到。朱熹説:「噦噦,近而聞其徐行聲有節也。」(《詩集傳》) 第三章寫晨曦已見,天漸嚮明,庭燎已不顯其明亮。按《説文》:「煇,光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則煇、光有別:朝旦爲煇,日中爲光。」又《禮記·玉藻》:「揖私朝,煇如也;登車則有光。」説清早由家別大夫之時天尙不太亮,至登車時已大亮。則「有煇」指不太亮的光。這一則可與《莊子·逍遙遊》中所説「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相證,二則可知火炬即將燃盡,故光不如前之明亮。此時來朝諸侯和天子俱擡頭看旂。鄭玄箋云:「上二章聞鸞聲爾。今夜嚮明,我見其旂,是朝之時也。朝禮別色始入。」觀旂而識別其封爵官位。 昧爽視朝,本爲定例,但昏庸之君往往有名無實。宣王勤於朝政,綱紀嚴肅,上下振作,造成中興氣象,由此詩即可看出。詩中雖未用比興,也無多形容,但其白描的手法旣捕捉到最具特點的情景,也細微地反映出詩人的心理活動和當時心情,實近於天籟。 此詩爲唐代賈至《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及杜少陵、王右丞、岑嘉州的和詩所效法。但賈至等人之作主要渲染宮廷的莊嚴華麗,朝儀的肅穆壯觀,君王的尊嚴神聖及大臣的雍容閑雅,稍嫌鋪張堆砌。此詩則著重表現了君王急於早朝的心情和對朝儀、諸侯的關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寫人寫景結合在一起,頗能傳神。兩類詩都作於亂後新君剛剛即位之時,但就表現而言,《小雅·庭燎》較之唐詩更爲眞摯而簡練,讓人讀後深覺言有盡而意無窮。

無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