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半秋:秋季的一半,即中秋時節。
- 涼意:涼爽的感覺。
- 轉:轉變,變化。
- 春寒:春天的寒冷。
- 似:好像,似乎。
- 曲江頭:曲江,唐代長安城南的一個風景區,江頭指江邊。
- 紫陌:紫色的道路,這裏指風景優美的道路。
- 霜近:霜降臨近。
- 核中仁:杏核中的仁,即杏仁。
- 再結:再次結實。
- 多調:多加調製。
- 餳酪:一種甜食,可能指用杏仁製成的甜品。
- 新歡:新的喜愛,這裏可能指新的美食或新的享受。
翻譯
中秋時節的涼意似乎轉變成了春天的寒冷,這景象就像是在曲江邊的紫陌上觀賞。 霜降臨近,杏核中的仁再次結實,多加調製杏仁甜品以供新的享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時節的特殊景象,通過對比秋涼與春寒,創造出一種季節交錯的錯覺。詩中提到的曲江頭紫陌看,勾畫出一幅美麗的秋日風景圖。後兩句則通過描述杏樹在霜降時節的再次結實,以及調製杏仁甜品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賞和享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變化和生活樂趣的細膩感受。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鶯嗁序 甲午仲秋薄游江淮瓜步晚渡與子苾舟中連句和夢窗此曲 》 —— [ 清 ] 鄭文焯
- 《 仲秋瀛臺 》 —— [ 清 ] 弘歷
- 《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 其二 》 —— [ 宋 ] 賀鑄
- 《 送歷陽潘司戶瑤移令歸東魯 》 —— [ 宋 ] 賀鑄
- 《 自辛亥八月乘京漢車南下今歲四月復由此路北上感賦 》 —— [ 清 ] 陳曾壽
- 《 蘇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蘇公祠於虎邱嘉慶戊午八月鼐及陳方伯諸公遊宴祠内作四絕句 其二 》 —— [ 清 ] 姚鼐
- 《 八月上浣與張元輔張子濟小飲德慶貢院聽檐下蟲聲 》 —— [ 宋 ] 曾豐
- 《 秋陽篇 》 —— [ 清 ] 曹家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