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乙未歲除:乙未年(公元1295年)的除夕。
- 七十翁:七十歲的老人。
- 開懷:心情愉快,無拘無束。
- 醉顏紅:醉酒後面色紅潤的樣子。
- 世換:時代變遷。
- 事總空:一切事情都顯得空虛無意義。
- 百歲尚餘三帙數:即使活到百歲,剩下的時間也不過三帙(古代書籍的計量單位)的數量。
- 萬詩枉費一生工:一生中創作的無數詩篇,似乎都白費了心血。
- 盍簪:古代男子束髮用的簪子,這裏指代聚會。
- 列炬:排列的火炬,指熱鬧的場面。
- 築底窮:到底還是貧窮。
翻譯
乙未年的除夕,我這個七十歲的老人,心情愉快,盡情享受醉酒後的紅潤面容。雖然身體尚存,卻遺憾難以報答恩情;時代變遷,驚訝地發現一切事情都顯得空虛無意義。即使活到百歲,剩下的時間也不過三帙的數量,一生中創作的無數詩篇,似乎都白費了心血。熱鬧的聚會和排列的火炬,都像是夢境一般,不像今年,到底還是貧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方回在乙未歲除之夜的感慨。詩中,方回以七十歲高齡的身份,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對世事的變遷感到無奈和空虛。他通過對比過去的熱鬧和現在的貧窮,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大北早行 》 —— [ 元 ] 方回
- 《 追懷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張二倅過予小園賞花 》 —— [ 元 ] 方回
- 《 早大霧午大風寇銷兵解之象 》 —— [ 元 ] 方回
- 《 次韻方去言用予喜歸韻見寄三首 》 —— [ 元 ] 方回
- 《 正月初四後十餘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 》 —— [ 元 ] 方回
- 《 唐閤門 》 —— [ 元 ] 方回
- 《 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楊村秋曉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