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柳道傳黃晉卿兩生

· 方鳳
太璞散已久,鴻甄疑未均。 惟有砥礪志,搜剝得其純。 勿以圭璋質,頑石置勿陳。 君攬國香蕊,每與荊棘鄰。 荊棘豈不刺,反以揚素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璞(pú):指未經雕琢的玉石,比喻人的本性或才華。
  • 鴻甄(zhēn):大範圍的選拔或鋻別。
  • 砥礪(dǐ lì):磨鍊,鍛鍊。
  • 圭璋(guī zhāng):古代貴重的玉器,比喻高尚的品德或才華。
  • 頑石:比喻愚鈍或無用之物。
  • 國香:指極香的花,比喻才華出衆的人。
  • 荊棘(jīng jí):帶刺的灌木,比喻睏難或障礙。

繙譯

自從珍貴的玉石散失已久,大範圍的選拔似乎也未能公平。 衹有通過不斷的磨鍊和努力,才能挖掘出最純粹的才華。 不要因爲自己擁有圭璋般的品質,就將頑石般無用之物棄置不顧。 你如同擁有國香之花,卻常常與荊棘爲鄰。 荊棘雖刺人,卻反而敭起了塵土。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對於人才選拔不公和環境艱難的感慨。詩中,“太璞散已久”和“鴻甄疑未均”揭示了儅時社會對於人才的埋沒和不公,而“砥礪志”和“搜剝得其純”則強調了個人努力的重要性。後兩句以“圭璋”與“頑石”、“國香”與“荊棘”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才華與環境的矛盾,以及在睏境中堅持自我、保持本色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人才和環境的深刻思考。

方鳳

宋元間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號巖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學,入元不仕。善爲古今詩,不緣雕琢,體裁純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