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堂堂:形容人的儀表莊嚴,氣度宏大。
- 孔北海:指孔融,東漢末年名士,曾任北海相,故稱孔北海。
- 老瞞:指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
- 危行:指言行舉止。
- 遜:謙遜,謙讓。
- 明哲:明智,有遠見。
- 虞翻:三國時期吳國名士,因直言被貶。
- 管寧:東漢末年隱士,因避亂世而隱居遼東。
- 飄孤蓬:比喻漂泊無依。
- 焦先:東漢末年隱士,以清貧著稱。
- 蝸廬:比喻狹小簡陋的居所。
翻譯
孔融儀表堂堂,氣度宏大,從不擔憂酒樽會空。然而一旦因言辭得罪,連老謀深算的曹操也不再容忍他。言行雖正直,但若不謙遜,難以保全明智遠見之身。虞翻被貶至日南,管寧老去在遼東隱居。事態至此已極,豈是他們願意漂泊無依?因此焦先這樣的人,只能羞愧地住在狹小簡陋的蝸廬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孔融、虞翻、管寧等歷史人物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動盪、忠良難保的憂慮。詩中「堂堂孔北海」與「老瞞不見容」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忠言逆耳、正直難容的悲哀。後文以「飄孤蓬」和「蝸廬」爲喻,形象地描繪了賢士的困境和無奈,反映了作者對時代的不滿和對理想人格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