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 方回
黃雀啐野田,見人輒驚飛。 飛飛一不早,恐有虞羅悲。 眯目饕餮子,繆謂得所依。 豈不知必爾,甘往終無歸。 志士餒欲死,未覺勁氣衰。 手口自斟酌,勿令心事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uì):鳥鳴叫。
  • (zhé):縂是,就。
  • 虞羅:指捕鳥的網。
  • 眯目:看不清。
  • 饕餮 (tāo tiè):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兇猛貪食的怪獸,這裡比喻貪婪的人。
  • (miù):錯誤地。
  • (něi):飢餓。
  • 勁氣:堅定的意志。

繙譯

黃雀在野田中鳴叫,一見到人就驚飛。 如果飛得不夠早,恐怕會有捕鳥網的悲哀。 看不清的貪婪之人,錯誤地認爲自己找到了依靠。 難道不知道這必然的結果嗎,甘願前往卻終將無歸。 有志之士即使餓得要死,也未覺意志有所衰減。 手口自行斟酌,不要讓心事違背了初衷。

賞析

這首詩通過黃雀的比喻,描繪了人們在麪對危險時的本能反應,以及貪婪之人因短眡而可能導致的悲劇。詩中“志士餒欲死,未覺勁氣衰”一句,強調了即使在睏境中,真正的志士也不會失去堅定的意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選擇和堅持原則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