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璧水:古代指太學,這裏指學問。
- 鬢未絲:指頭髮尚未變白,形容年輕。
- 賜姓:指皇帝賜予的姓氏,這裏指喻巖叟的家族歷史。
- 家風:家族的傳統風尚。
- 喻鳧詩:喻鳧是喻巖叟的祖先,這裏指喻家的文學傳統。
- 九霄:極高的天空,比喻高位或極高的境界。
- 講授師:指教授學問的老師。
- 廬山:山名,位於江西省,這裏可能指喻巖叟的家鄉或曾遊歷之地。
翻譯
年輕時在學問的殿堂中聲名鵲起,如今雖半生已過,但頭髮仍未斑白。 你的姓氏源自梁武帝時期,家族的風範再次體現在你的詩作中。 你在高遠的九霄中展翅飛翔,擁有萬卷書的知識,是傳授學問的大師。 再次來到廬山,我並不感到驚訝,因爲我瞭解你,你也瞭解我。
賞析
這首詩是方回對喻巖叟的讚譽之作。詩中,方回首先讚揚了喻巖叟年輕時的學問成就和至今未衰的才華。接着,他提到了喻家的歷史和文學傳統,以及喻巖叟在學問上的高深造詣和教育成就。最後,方回表達了對喻巖叟深厚的瞭解和相互的認同。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和品格的高度評價。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題東平張智卿梅軒嘗以墨梅一幅自隨 》 —— [ 元 ] 方回
- 《 秀亭秋懷十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斷河酒樓得花字落字二首 》 —— [ 元 ] 方回
- 《 重陽後絕句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殘春感事十首 》 —— [ 元 ] 方回
- 《 送述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 》 —— [ 元 ] 方回
- 《 宗陽宮訪葉西莊亨宗飲尋杜南穀道堅不值留詩並呈戴帥初 》 —— [ 元 ] 方回
- 《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