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九日壬子喜雪

· 方回
撚冰驚起凍髯翁,一色樓臺曉未融。 酤肆定應昂酒價,篙工是處打船篷。 讀書窗上紙偏白,躍馬街頭塵不紅。 憂國願豐心絕喜,可能兒女絮因風。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撚冰(niǎn bīng):用手指搓冰。
  • 凍髯翁:鬍鬚結冰的老人。
  • 一色樓臺:指雪覆蓋下的樓臺,一片白色。
  • 曉未融:天亮時雪還未融化。
  • 酤肆:酒店。
  • 篙工:撐船的人。
  • 打船篷:敲打船篷上的積雪。
  • 躍馬街頭:騎馬在街頭奔馳。
  • 憂國願豐:擔憂國家,希望豐收。
  • 絕喜:非常高興。
  • 兒女絮因風:像兒女們用棉絮隨風飄揚一樣,形容雪花的輕柔飄落。

翻譯

用手指搓冰,驚醒了鬍鬚結冰的老人,樓臺被雪覆蓋,一片白色,天亮時雪還未融化。酒店裏酒價定會上漲,撐船的人到處敲打船篷上的積雪。讀書窗上的紙顯得特別白,騎馬在街頭奔馳,塵土不再紅。擔憂國家,希望豐收,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可能就像兒女們用棉絮隨風飄揚一樣,形容雪花的輕柔飄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雪後的景象,通過「撚冰」、「凍髯翁」等生動細節,展現了冬日的寒冷。詩中「一色樓臺曉未融」一句,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雪後世界的靜謐與純淨。後句通過對酒價、船篷、街頭塵土的描寫,反映了雪天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結尾處表達了對國家豐收的深切願望,以及對雪花的喜愛,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