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太行之麓清輝,地和氣秀名天下。共山沐澗,濟源盤谷,端如倒蔗。風物宜人,綠橙霜曉,紫蘭清夏。望青帘盡是,長腰玉粒,君莫問、香醪價。 我已山前問舍。種溪梅、千株縞夜。風琴月笛,松窗竹徑,須君命駕。住世還丹,坐禪方丈,草堂蓮社。揀雲泉,巧與余心會處,託龍眠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行之麓:太行山的山腳下。
  • 沐澗:沐浴在山澗之中。
  • 濟源盤谷:濟源地區的盤谷,指地形曲折的山谷。
  • 倒蔗:比喻事物順利,如倒下的甘蔗一樣順滑。
  • 香醪:美酒。
  • 問舍:尋覓住所。
  • 縞夜:白茫茫的夜晚,形容月光或雪光。
  • 風琴月笛:比喻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似琴,月色如笛。
  • 鬆窗竹徑:松樹下的窗戶,竹子間的小徑,形容幽靜的環境。
  • 住世還丹:指修煉成仙,還丹是道家修煉的一種方法。
  • 坐禪方丈:在方丈(寺廟中的高僧住所)中坐禪修行。
  • 草堂蓮社:簡樸的居所,蓮社指佛教的修行團體。
  • 雲泉:雲霧繚繞的泉水,形容山水之美。
  • 龍眠:指山中的龍在睡眠,比喻山水靜謐。

翻譯

在太行山的山腳下,那裏的風光明媚,氣候宜人,名揚天下。共同沐浴在山澗之中,濟源的盤谷地形曲折,一切都如倒下的甘蔗一樣順滑。這裏的風景宜人,綠橙在霜降的早晨,紫蘭在清夏時節。遠遠望去,青色的旗幟下盡是長腰玉粒般的美酒,請不要問那香醪的價格。

我已經在山前尋覓到了住所,種下了溪邊的千株梅花,它們在白茫茫的夜晚中閃耀。風聲如琴,月色如笛,松樹下的窗戶,竹子間的小徑,都等待着你的到來。我在這裏修煉成仙,坐禪於方丈之中,居住在簡樸的草堂蓮社。選擇那雲霧繚繞的泉水,巧合地與我的心意相會,託付給山中沉睡的龍來描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太行山麓的美麗風光和宜人氣候,通過豐富的自然意象展現了作者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詩中「倒蔗」一詞巧妙地比喻了生活的順遂,而「香醪價」則隱含了對世俗繁華的超然態度。後文通過「風琴月笛」等自然音樂的描繪,進一步以音樂之美來象徵自然之和諧。結尾處,作者表達了對修煉生活的嚮往,以及與自然美景心靈相通的願望,體現了超脫塵世的理想追求。

蔡松年

金真定人,字伯堅,號蕭閒老人。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松年初爲元帥府令史,後隨軍攻宋。熙宗時,爲都元帥宗弼總軍中六部事。海陵王時,擢遷戶部尚書。海陵遷中都,徙榷貨務以實都城,復鈔引法,皆自松年啓之。官至右丞相,封衛國公。文詞清麗,尤工樂府,與吳激齊名,時號吳、蔡體。有《明秀集》。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