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 慘淡歲雲莫,風雪入破屋。 老農氣力衰,傴僂腰背曲。 索綯民事急,晝夜互相續。 飯牛欲牛肥,茭稿亦預蓄。 蹇驢雖劣弱,挽車致百斛。 農家極勞苦,歲豈恆稔熟。 能知稼穡艱,天下自蒙福。
拼音

所属合集

#農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慘淡:淒涼、蕭條。
  • 雲莫:即「雲暮」,指年末。
  • 傴僂:[yǔ lǚ],駝背。
  • 索綯:[suǒ táo],指搓繩。
  • 茭稿:[jiāo gǎo],指草料。
  • 蹇驢:[jiǎn lǘ],指跛腳的驢。
  • 稔熟:[rěn shú],指莊稼成熟。

翻譯

一天不努力耕作,一天就沒有足夠的食物。 年末淒涼,風雪穿透破舊的屋子。 老農的力氣已經衰弱,駝背彎腰。 搓繩是緊急的農事,白天黑夜連續不斷。 想要牛肥壯,也要預先儲備草料。 跛腳的驢雖然弱小,卻能拉上百斛的車。 農家極其勞苦,年景並非總是豐收。 能夠明白耕種的艱辛,天下自然會蒙受福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農家勞作的艱辛和生活的困苦,通過老農的形象和農事活動的細節,展現了農民對豐收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無奈。詩中「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直戳人心,反映了農民對勞動的依賴和對生活的基本需求。後文通過對老農勞作場景的描寫,傳達了農民對豐收的期盼和對生活不易的感慨。最後兩句「能知稼穡艱,天下自蒙福」則昇華了主題,指出只有理解農民的辛勞,社會才能和諧,天下才能蒙福。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是對農民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

趙孟頫

趙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號鬆雪道人。宋宗室。幼聰敏,爲文操筆立就。以父蔭爲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世祖徵入朝,授兵部郎中,遷集賢直學士。帝欲使與聞中書政事,固辭。每見,必語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文敏。詩文清邃奇逸,書法兼工篆、隸、行草,自成一家。繪畫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馬、花鳥。有《鬆雪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