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憔悴寄西州。賦得登樓懶上樓。魂夢不知關塞遠,悠悠。疏雨梧桐客裏秋。 往事起新愁。九曲迴腸不自由。見說世間離別苦,休休。一夜相思了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憔悴 (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西州:地名,具體指何處不詳,可能指作者所寄居之地。
  • 關塞 (guān sài):邊關要塞。
  • 悠悠 (yōu yōu):形容時間長或距離遠。
  • 九曲迴腸:形容內心極度痛苦。
  • 休休 (xiū xiū):表示放棄或無可奈何的感嘆詞。

翻譯

我因憔悴而寄居在西州,寫下了這首詩,卻懶得登上樓去。我的魂魄似乎不知道邊關的遙遠,時間似乎過得很慢。在客居他鄉的秋天,我聽到了稀疏的雨聲和梧桐葉落的聲音。

回憶往事,新的憂愁又涌上心頭。內心的痛苦如同九曲迴腸,無法自拔。聽說世間離別的痛苦,我只能嘆息放棄。一夜之間,我對你的思念讓我白了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因離別而產生的深切思念和無法自拔的痛苦。詩中,「憔悴」、「懶上樓」描繪了作者因思念而身心俱疲的狀態;「魂夢不知關塞遠」則巧妙地表達了思念之深,以至於連夢境都無法觸及那遙遠的邊關。後句中的「九曲迴腸」形象地描繪了內心的痛苦,而「一夜相思了白頭」則極言思念之深,以至於一夜之間彷彿老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和對離別之苦的深刻體驗。

劉秉忠

劉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爲僧時法名子聰。號藏春散人。博學多藝,尤邃於《易》及邵雍《皇極經世》。初爲邢臺節度使府令史,尋棄去,隱武安山中爲僧。乃馬真後元年,忽必烈在潛邸,召留備顧問。上書數千百言,引漢初陸賈“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之言,陳說天下大計。憲宗時,從滅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贊於上,所至全活不可勝計。及即位,秉忠採祖宗舊典宜於今者,條列以聞。中統五年,還俗改名,拜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建議以燕京爲首都,改國號爲大元,以中統五年爲至元元年。一代成憲,皆自秉忠發之。卒諡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

劉秉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