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曉起清愁酒盎空。清愁緣底事、別離中。登臨無地與君同。青山色,山外更重重。 落盡海棠紅。薔薇新破萼、露華濃。牡丹芳信一簾風。尋幽夢,曾到小園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酒盎(jiǔ àng):古代盛酒的器具。
  • 底事:何事,什麼事。
  • 登臨:登高望遠。
  • 薔薇(qiáng wēi):一種植物,花朵美麗,有刺。
  • 破萼(pò è):花萼裂開,指花朵初開。
  • 露華:露水,這裏指露水沾溼的花朵。
  • 牡丹:一種觀賞植物,花朵大而豔麗。
  • 芳信:花香的信息。
  • 幽夢:深沉而難以捉摸的夢境。

翻譯

清晨起牀,心中滿是憂愁,因爲酒瓶已空。這憂愁究竟因何而起?是因爲離別。我登高望遠,卻無法與你共享這景色。青山的顏色,在山外更是重重疊疊。

海棠花已經落盡,而薔薇花初開,露水沾溼,顯得格外鮮豔。牡丹花隨風傳來陣陣花香。我尋覓着幽深的夢境,曾經到過小園的東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起牀後的孤獨與憂愁,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因離別而產生的深切情感。詩中「酒盎空」暗示了夜晚借酒消愁的情景,而「清愁緣底事、別離中」直抒胸臆,表達了離別之痛。後文通過對海棠、薔薇、牡丹等花卉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同時也反襯出詩人心中的孤寂與思念。最後,「尋幽夢,曾到小園東」則帶有一種夢幻般的回憶,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朦朧。

劉秉忠

劉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爲僧時法名子聰。號藏春散人。博學多藝,尤邃於《易》及邵雍《皇極經世》。初爲邢臺節度使府令史,尋棄去,隱武安山中爲僧。乃馬真後元年,忽必烈在潛邸,召留備顧問。上書數千百言,引漢初陸賈“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之言,陳說天下大計。憲宗時,從滅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贊於上,所至全活不可勝計。及即位,秉忠採祖宗舊典宜於今者,條列以聞。中統五年,還俗改名,拜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建議以燕京爲首都,改國號爲大元,以中統五年爲至元元年。一代成憲,皆自秉忠發之。卒諡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