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值雨

· 劉詵
瀕江夜不寐,舟客聲可怪。 颼颼篁竹動,沙水輒澎湃。 晨徵路泱莽,春泥踏行蟹。 江空霧連山,隔手已爲海。 古木夾道邊,宿雨驚我蓋。 我行亦何爲,益信勞大塊。 平生青藜杖,至此始足賴。 天地稍嚮明,雲來複如黛。 平田萬白珠,欲攫不可待。 奇變固可觀,跋涉良可慨。 作詩寄我友,要使心目會。 何時終南山,臥聽響窗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泱莽(yāng mǎng):形容水勢浩大,無邊無際。
  • 大塊:指大地,這裏指大自然。
  • 青藜杖:古代文人常用來象徵清貧或隱逸生活的手杖。
  • 跋涉:艱難地行走。

翻譯

夜晚臨近江邊,我難以入眠,船客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怪異。風聲颼颼,竹林搖動,沙水和水面時常澎湃。清晨出發,路途無邊無際,春泥中行走如同踏着螃蟹。江面空曠,霧氣與山相連,彷彿隔着手就能觸摸到海。古老的樹木排列在道路兩旁,夜雨驚擾了我的傘蓋。我此行又是爲了什麼,更加相信了大自然的勞苦。平生所持的青藜杖,至此才真正顯得可靠。天地漸漸明亮,雲彩再次如黛色般聚集。廣闊的田野上,萬顆白色的珍珠,想要奪取卻不可等待。奇異的變化固然值得觀賞,但艱難的跋涉實在令人感慨。寫下這首詩寄給我的朋友,希望能讓心與目相會。不知何時能在終南山,躺着聆聽窗外響動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清晨在江邊行進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象的變幻,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對自然的感慨。詩中「泱莽」、「大塊」等詞語的運用,增強了自然景觀的宏大與深邃感,而「青藜杖」則體現了作者的隱逸情懷。末尾對終南山的嚮往,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劉詵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