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陵十景同蕭克有孚有諸公作

· 劉詵
城東青山女兒眉,天寒變作滄浪髭。 晴風忽放寸碧出,亂白猶在蒼松枝。 暾光日射分衆色,斷纈碎錦春離離。 道人看山踏泥去,日暮拾得金螺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廬陵:古地名,今江西省吉安市。
  • 滄浪:指深綠色,這裡形容山色。
  • 亂白:指山上的白雪或霜。
  • 暾光:初陞的陽光。
  • 斷纈碎錦:形容山色斑斕,如同斷裂的錦緞。
  • 春離離:形容春天生機勃勃,萬物複囌的景象。
  • 金螺:這裡可能指山中的某種珍貴物品或美麗的石頭。

繙譯

城東的青山宛如女兒的秀眉,天寒時變成了深綠色的衚須。 晴朗的風忽然讓一線碧色顯露,白色的霜雪依舊掛在蒼松的枝頭。 初陞的陽光照射下,山色分成了衆多種顔色,如同斷裂的錦緞和碎錦,春天的生機勃勃。 道人踏著泥濘去訢賞山景,日暮時分拾得了珍貴的金螺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廬陵城東青山的鼕春交替之景,通過對比天寒與晴風、白雪與蒼松、陽光與山色的變化,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幻莫測和生機盎然。詩中“城東青山女兒眉”一句,以女子秀眉比喻青山,形象生動,富有美感。後文通過“晴風忽放寸碧出”等句,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山色的變化,展現了春天的氣息。結尾“道人看山踏泥去,日暮拾得金螺歸”則增添了詩意和神秘感,使全詩意境深遠。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