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史十忠詩
天地無托足,海天同隰光。
明知復何爲,不忍隳三綱。
祼薦覬少延,謳歌寧遠忘。
或者莒在齊,聊且帝一方。
竭蹶竟委頓,臣謀非不臧。
運去天莫留,力盡心彌強。
終不負吾主,名義天地長。
懷璽隨龍遊,舉室水中央。
斯人文華士,乃爾百鍊鋼。
機雲儻通譜,應羞朝洛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隰光(xí guāng):指低窪處的光芒,比喻微弱的光輝。
- 隳(huī):毀壞。
- 三綱:指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倫理準則。
- 祼薦(guàn jiàn):祭祀時獻上祭品。
- 竭蹶(jié jué):竭盡全力。
- 委頓:疲憊不堪。
- 機雲:指機智和才華。
- 儻(tǎng):倘若,如果。
翻譯
天地之間無處立足,海天之間光芒微弱。明知這樣做有何用,卻不忍心毀壞三綱。祭祀希望能稍延時日,謳歌豈能遠忘。或許莒國能在齊國中,姑且稱帝一方。竭盡全力最終疲憊不堪,臣子的謀劃並非不善。命運逝去天意難留,力量耗盡心志更加堅強。終究不負我的主人,名義與天地同長。懷揣玉璽隨龍遊走,全家人在水中央。此人文采斐然,卻如百鍊鋼般堅強。倘若機智與才華能通譜,應當羞於朝見洛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動盪時局中的忠誠與堅持。詩中,「天地無托足,海天同隰光」描繪了時局的艱難,而「明知復何爲,不忍隳三綱」則體現了作者堅守傳統倫理的決心。儘管面臨重重困難,作者仍「竭蹶竟委頓,臣謀非不臧」,展現了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後,「終不負吾主,名義天地長」強調了忠誠的重要性,而「懷璽隨龍遊,舉室水中央」則象徵着家族的團結與犧牲。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作者的忠誠與堅韌。
劉壎的其他作品
- 《 拜南豐先生墓 》 —— [ 元 ] 劉壎
- 《 滿庭芳 · 春日過城東舊遊 》 —— [ 元 ] 劉壎
- 《 太常引 · 送丁使君 》 —— [ 元 ] 劉壎
- 《 謁金門 · 其四題呂真人醉桃源像 》 —— [ 元 ] 劉壎
- 《 浣溪沙 · 道情 》 —— [ 元 ] 劉壎
- 《 湘靈瑟故妓周懿葬橋南 》 —— [ 元 ] 劉壎
- 《 菩薩蠻 · 其一題山館 》 —— [ 元 ] 劉壎
- 《 賈似道 》 —— [ 元 ] 劉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