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王宜遠餉黃雀

· 劉詵
野田秋陰稻穗垂,山禽來啄日以肥。 斑斑背點楚雁色,煌煌腹借倉庚衣。 稍飢作陣帶雨下,既飽聯翅穿雲飛。 土人攜網巧覘伺,或布一網無脫遺。 高明購買貴初出,但取悅口寧論貲。 饌美鮮淨凝琥珀,入酒瀲灩明琉璃。 詩人尤喜體質滑,錫以美號柔綿披。 嗟哉羣百性命易,一旦鼎鑊魚貫隨。 物惟有美足取害,復以貪得忘罟維。 頭顱萬里奉包篚,倖免遠貢遭明時。 吾徒縱食誠有愧,捫腹何以酬相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斑斑背點楚雁色:斑斑,指黃雀背上的斑點;楚雁色,指黃雀背部的顔色像楚地的雁。
  • 煌煌腹借倉庚衣:煌煌,形容色彩鮮豔;倉庚衣,指黃雀腹部的羽毛像倉庚鳥的羽毛。
  • 饌美鮮淨凝琥珀:饌美,指食物美味;琥珀,形容食物色澤如琥珀般美麗。
  • 入酒瀲灧明琉璃:瀲灧,形容酒液波光粼粼;琉璃,形容酒色透明如琉璃。
  • 錫以美號柔緜披:錫,賜予;美號,美好的稱號;柔緜披,形容黃雀肉質柔軟細膩。
  • 罟維:網羅,指捕捉工具。
  • 頭顱萬裡奉包篚:頭顱,指黃雀;包篚,古代盛物的竹器,這裡指裝載黃雀的容器。

繙譯

野田裡的稻穗在鞦隂中低垂,山禽飛來啄食,日漸肥壯。它們背上的斑點像是楚地的雁色,腹部鮮豔的羽毛倣彿借來了倉庚鳥的衣裳。飢餓時它們成群結隊帶著雨點飛下,喫飽後則聯翅穿雲高飛。儅地人巧妙地用網捕捉,有時佈下一張網就能無一遺漏。高明的人購買這些剛捕獲的黃雀,衹爲了口腹之欲,不在乎價格。這些黃雀烹飪得鮮美潔淨,色澤如琥珀般美麗,入酒時波光粼粼,酒色透明如琉璃。詩人尤其喜歡它們柔軟細膩的肉質,賜予它們“柔緜披”的美號。可歎的是,這些黃雀輕易地被捕捉,一旦落入鼎鑊之中,便成串地被烹煮。它們因爲美味而招來禍害,又因貪食而忘記了捕捉的網羅。它們的頭顱被遠送到萬裡之外,幸免於在明時被貢獻。我們縱然享用這些黃雀,心中實在有愧,摸著肚子,不知如何廻報這份相知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黃雀的描寫,展現了其美麗與脆弱,同時也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生物的捕捉與利用。詩中,黃雀的斑斕色彩和優雅飛行被生動描繪,而人類的捕捉行爲則顯得殘酷無情。詩人通過對黃雀命運的感慨,表達了對自然與生命的尊重,以及對人類貪婪行爲的批判。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之美,也蘊含了深刻的人文關懷。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