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嚴廉訪十首

· 熊鉌
斯文迓續交,天意豈無擬。 猗歟恪齋翁,雅意敦典禮。 推行大經綸,宣風自茲始。 百世常公祠,罔俾獨專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斯文:指文化、文明。
  • 迓續:迎接並繼續。
  • 天意:上天的旨意。
  • 猗歟:感嘆詞,表示讚美。
  • 恪齋翁:對某位尊稱的人的稱呼,可能指一位尊敬的長者或學者。
  • 雅意:高雅的意願或意圖。
  • 敦典禮:重視並遵守禮儀。
  • 經綸:治理國家的策略和方法。
  • 宣風:宣揚風化,傳播良好的社會風氣。
  • 常公祠:常公的祠堂,常公可能指某位歷史上的賢人或功臣。
  • 罔俾:不讓,不使。
  • 獨專美:獨佔美好,獨享美譽。

翻譯

文化的傳承與延續,難道不是天意的安排嗎? 啊,尊敬的恪齋老人,您高雅的意願是遵守和推崇禮儀。 您推行着治理國家的偉大策略,從這裏開始傳播良好的社會風氣。 百世之後,常公的祠堂將永遠存在,不讓您一個人獨享這份美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一位尊敬的長者或學者的讚美,強調了他對文化傳承和禮儀的重視,以及他在治理國家和傳播良好風氣方面的貢獻。詩中「斯文迓續」和「天意」表達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而「恪齋翁」和「雅意敦典禮」則突出了這位長者的高尚品質和行爲。最後兩句則預示了這位長者的美名將流傳百世,不會被遺忘。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道德風尚的崇高敬意。

熊鉌

宋建寧建陽人,字去非。初名鑠,字位辛。號勿軒,一號退齋。度宗鹹淳十年進士。授汀州司戶參軍。入元不仕。幼志於濂、洛之學,從朱熹門人輔廣遊,後歸武夷山,築鰲峯書堂,子弟甚衆。有《三禮考異》、《春秋論考》、《勿軒集》等。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