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 · 春情

· 趙文
綠秧平,煙樹遠,村燕聲喧,鳧雁歸來晚。自倚闌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滿。 飲先愁,吟又懶。幾許閒情,百計難消遣。客路不如歸夢短。何況啼鵑,怎不教腸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鳧雁(fú yàn):野鴨和大雁。
  • 闌干:欄杆。
  • 葡萄:一種水果,此處指葡萄藤。
  • 消遣:打發時間,排遣寂寞。
  • 啼鵑:杜鵑鳥,常在春天啼叫,聲音悲切。

翻譯

綠色的秧苗整齊地鋪展,遠處的樹木在煙霧中若隱若現,村中的燕子喧鬧着,野鴨和大雁歸巢的時辰已晚。我倚在欄杆上,舒展睏倦的雙眼。一架葡萄藤,青翠得彷彿填滿了整個池塘。

飲酒本是爲了解愁,卻反而增添了憂愁,吟詩又覺得懶散無力。多少閒散的心情,用盡各種方法也難以排遣。旅途中的時光遠不如夢境短暫。更何況聽到杜鵑的啼叫,怎能不讓人感到心碎。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日田園爲背景,通過描繪綠秧、煙樹、村燕、鳧雁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自倚闌干舒困眼」一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無聊。後文「飲先愁,吟又懶」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愁緒與無力感。結尾的「何況啼鵑,怎不教腸斷」則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及旅途的艱辛,杜鵑的啼聲更是觸動了詩人的心絃,使其情感達到高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趙文

趙文

宋末元初文人。元吉安廬陵人,字儀可,一字惟恭,初名宋永,號青山。嘗三貢於鄉,由國學上舍仕南雄府教授。宋亡,入閩依文天祥。元兵下汀州,文與天祥相失,逃歸故里。後起爲東湖書院山長,授南雄郡文學。有《青山集》。 ► 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