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摩詰春溪捕魚圖
輞川之景天下奇,我惜曾聞不曾識。
若人筆端斡玄氣,萬頃煙濤歸咫尺。
漁翁生事浩無窮,醉挹青藍洗胸臆。
或披蓑笠臥寒蟾,或倚孤篷蘸空碧。
靜觀此理良可娛,應須仰慕王摩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輞川:位於今陝西省藍田縣,是唐代詩人王維的隱居之地,以其山水之美著稱。
- 斡玄氣:斡(wò),旋轉;玄氣,指深邃的意境或靈氣。這裏指畫家筆下巧妙地捕捉並表現了自然的靈氣。
- 咫尺:古代長度單位,比喻距離很近。
- 青藍:指清澈的水色。
- 胸臆:內心。
- 寒蟾:指月亮,因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稱。
- 孤篷:指小船。
- 蘸空碧:蘸(zhàn),沾取;空碧,指清澈的天空。這裏形容船隻彷彿在水中沾取了天空的碧色。
- 王摩詰:即王維,唐代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
翻譯
輞川的景色在天下間都堪稱奇絕,可惜我只是聽說過而未曾親眼見識。畫中的人筆下似乎旋轉着深邃的靈氣,將萬頃波濤的煙雲美景濃縮在咫尺之間。漁翁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浩渺與自由,他醉心於用清澈的水色洗滌內心的世界。有時他披着蓑笠在寒冷的月光下安睡,有時他倚靠在小船上,彷彿在水中沾取了天空的碧色。靜靜地觀察這一切,實在是一種極大的樂趣,我應當仰慕那位偉大的畫家王摩詰。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王維(王摩詰)的畫作《春溪捕魚圖》,通過詩人的想象和描繪,再現了畫中的美景和漁翁的悠閒生活。詩中「輞川之景天下奇」一句,即表達了對輞川景色的高度評價,而「我惜曾聞不曾識」則流露出詩人對未能親眼所見的遺憾。後文通過對漁翁生活的描繪,展現了畫中景色的生動與漁翁的自在,體現了詩人對王維畫藝的敬仰和對自然美景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藝術和自然的熱愛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