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春中秋

秋夜銀蟾,一天萬里光如洗。清風細。拂拭乾坤,冰瑩無纖翳。 星光光沉,全露圓明體。白麾底。晃我神遊,親詣攀青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蟾:指月亮,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稱。
  • 乾坤:天地。
  • 纖翳:細小的塵埃或雲霧。
  • 圓明體:指星星的光芒,圓潤明亮。
  • 白麾:白色的旗幟,此處可能指月光。
  • 神遊:心靈或精神的遊歷。
  • 青桂:指月宮中的桂樹,常用來象徵高潔。

翻譯

秋夜的月亮,如同銀色的蟾蜍,灑下萬里如洗的光輝。清風細細,拂過天地,使得世界冰清玉潔,沒有一絲塵埃。 星星的光芒沉靜,完全顯露出它們圓潤明亮的本體。在月光的照耀下,我的心靈開始遊歷,親自攀登那月宮中的青桂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寧靜景象,通過月光和星光的對比,展現了宇宙的遼闊與純淨。詩中「銀蟾」、「冰瑩無纖翳」等詞句,形象地表達了月光的明亮和夜晚的清新。結尾的「神遊」和「攀青桂」則體現了詩人對高潔理想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劉志淵

金道士。萬泉人,字海南,號元衝子。童時不作嬉戲,事親至孝。慕仙學道,後遇長春真人丘處機於棲遊庵。金末兵亂,避於綿山。卒年七十九。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