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 與張三老善友

春去秋來染鬢斑。日將月就,斷送朱顏。鉛虧汞水海源乾。亢盡瓊酥,枯損金蘭。 好養三元閉五關。高奔日月,光射鰲山。結成圓寶雪霜寒。眼底如如,物外閒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染鬢斑:指頭髮因年老而變得斑白。
  • 日將月就:形容時間的流逝,日月如梭。
  • 斷送朱顏:指隨着時間的流逝,青春美貌不再。
  • 鉛虧汞水:比喻生命的精華逐漸流失。
  • 海源乾:比喻生命的源泉枯竭。
  • 亢盡瓊酥:比喻生命的精華耗盡。
  • 枯損金蘭:比喻友情或生命力的衰退。
  • 三元:指天、地、人三才。
  • 閉五關:指修煉內丹時關閉五官,以集中精神。
  • 高奔日月:比喻追求高遠的目標或理想。
  • 光射鰲山:比喻光芒四射,照亮四方。
  • 結成圓寶:比喻修煉成果圓滿。
  • 雪霜寒:比喻修煉過程中的艱辛和困難。
  • 眼底如如:形容心境平和,無動於衷。
  • 物外閒閒:形容超脫世俗,心境寧靜。

翻譯

春天過去,秋天又來,我的鬢髮已經斑白。日月如梭,我的青春美貌也已不再。生命的精華如同鉛汞流失,源泉已經枯竭。生命的精華耗盡,友情和生命力也在衰退。

我努力修煉,關閉五官,專注於三才的修煉。我追求高遠的目標,如同日月高懸,光芒照亮四方。我的修煉成果圓滿,如同結成的寶珠,在雪霜的寒冷中更顯珍貴。我的心境平和,超脫世俗,寧靜而自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同時,通過修煉的比喻,展現了作者對精神追求和內心平和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修煉的深刻理解。

劉志淵

金道士。萬泉人,字海南,號元衝子。童時不作嬉戲,事親至孝。慕仙學道,後遇長春真人丘處機於棲遊庵。金末兵亂,避於綿山。卒年七十九。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