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中立

· 劉詵
始識未逾壯,重逢四十餘。 狂隨春酒盡,病與好詩疏。 有賦堪懲咎,無成託遂初。 阿同頻共語,時得問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ú):超過。
  • :此処指憂愁或煩惱。
  • 懲咎 (chéng jiù):反省過錯。
  • 遂初 (suì chū):實現最初的願望。
  • 阿同:指親密的朋友或同伴。

繙譯

初次相識時你還未過壯年,再次相遇你已四十多嵗。 曾經隨春風飄蕩的狂放已隨酒意消散,憂愁和煩惱也因喜好詩歌而疏遠。 你寫下了詩篇來反省自己的過錯,沒有成就卻寄托於實現最初的願望。 與親密的朋友頻繁交談,不時地詢問彼此的近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與友人的重逢,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詩中,“始識未逾壯,重逢四十馀”一句,既表達了與友人相識之早,又暗示了時光的匆匆。後文則通過“春酒”、“好詩”等意象,抒發了對過往嵗月的懷唸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