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塗率修見壽

· 劉詵
袞袞高冠盛玉堂,牛衣誰復念王章。 百年風雨青燈在,萬里乾坤白髮長。 我懶惟應棲畏壘,君才終許奏明光。 郭門東轉三泉美,來往還能共酒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袞袞(gǔn gǔn):形容衆多、連續不斷。
  • 高冠:高大的帽子,這裏指高官顯貴。
  • 牛衣:古代貧苦人穿的粗布衣服,這裏指貧賤的生活。
  • 王章:指王法,國家的法律。
  • 青燈:指孤燈,常用來形容清苦的讀書或修行生活。
  • 乾坤:天地,這裏指世界。
  • 白髮長:形容年老。
  • 畏壘:山名,這裏比喻隱居之地。
  • 明光:指朝廷,也指光明正大的地方。
  • 郭門:城門。
  • 三泉:指地下深處,這裏可能指隱居的深山。
  • 酒觴:酒杯,這裏指飲酒。

翻譯

在衆多高官顯貴的玉堂之中,誰還會記得那些穿着牛衣的貧苦人呢?百年的風雨中,青燈依舊,而我的白髮卻越來越長。我懶散而只願隱居在畏壘山中,而你的才華最終會在朝廷中得到賞識。城門東轉,三泉之地風景優美,希望我們能常常往來,共享酒杯之樂。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對比高官顯貴與貧苦人的生活,以及自己與友人的不同志向,展現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渴望。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希望能與友人共享隱居之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尚情操。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