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 劉鶚
又此中秋百恨生,頻年骨肉尚飄零。 獨援北斗酌明月,閒看銀河感客星。 極目關河歸白晝,滿懷風露立青冥。 眼前咫尺清虛府,未許乘鸞叩玉扃。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頻年:連年,多年。
  • 骨肉:指親人。
  • 獨援:獨自舉起。
  • 北斗:北斗星,這裏指酒杯。
  • :斟酒。
  • 閒看:閒看。
  • 銀河:天河。
  • 客星:指旅人,詩人自指。
  • 極目:盡目力所及。
  • 關河:關隘和河流,泛指山河。
  • 白晝:白天。
  • 滿懷:滿身。
  • 風露:風和露。
  • 青冥:天空。
  • 眼前:眼前所見。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清虛府:指月宮。
  • 乘鸞:乘鳳凰,比喻飛昇成仙。
  • :敲。
  • 玉扃:玉製的門,指仙境的門。

翻譯

又到了這個中秋,百般憂愁涌上心頭,連年親人尚且四處飄泊。 獨自舉起北斗星般的酒杯,斟滿明月,閒看天河,感慨自己這旅人的身份。 盡目力所及,關山河流都歸於白晝的寧靜,滿身風露,獨自站在青天之下。 眼前所見,月宮近在咫尺,卻未允許我乘鳳凰飛昇,敲響那玉製的仙境之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中秋之夜的孤獨與憂愁。詩中,「頻年骨肉尚飄零」一句,道出了詩人對家人漂泊不定的深深憂慮。後文通過「獨援北斗酌明月」和「閒看銀河感客星」的描繪,進一步以孤獨飲酒、仰望星河的形象,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對遠方的思念。結尾的「未許乘鸞叩玉扃」,則流露出詩人對超脫塵世、進入仙境的嚮往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