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禽

· 劉因
幽禽初出谷,其聲何熙熙。 但知春可鳴,渾忘蟄凍時。 天生復天殺,恩怨敢自私。 寥寥古人心,世遠今誰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禽:指隱居在幽靜之地的鳥。
  • 熙熙:形容聲音和諧悅耳。
  • 蟄凍:指鼕天鳥類因寒冷而蟄伏。
  • 天生複天殺:指自然界的生與死,生命的循環。
  • 寥寥:形容稀少。

繙譯

幽靜之地的鳥兒初次飛出山穀,它的歌聲多麽和諧悅耳。 衹知春天是鳴叫的好時節,卻幾乎忘記了鼕天蟄伏時的寒冷。 自然界既有生也有死,恩怨豈敢私自評斷。 古人的心思如此稀少,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又有誰能夠理解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幽禽的鳴叫,隱喻了自然界的循環和生命的無常。詩中“幽禽初出穀,其聲何熙熙”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而“渾忘蟄凍時”則提醒人們不要忘記生命的艱辛。後兩句“天生複天殺,恩怨敢自私”深刻表達了自然法則的公正無私,以及人類情感的渺小。最後,詩人感歎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難以被現代人所理解,流露出對古代智慧的懷唸和對現代社會的深刻反思。

劉因

劉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夢吉,初名駰,字夢驥,號靜修。學宗程朱,而兼採陸九淵之說。家居教授,隨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學行薦於朝,爲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辭歸。有《靜修文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