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

霜林萬籟,秋滿人間世。客子舊山心,誤西風、悲號澗水。茅檐夜久,仍送雨疏疏,焚香坐,對牀眠,多少閒滋味。 釣船篷底,閒殺煙蓑輩。老眼倦紛華,宦情與、秋光似紙。幽棲歸去,梧影小樓寒,看山眼,打窗聲,莫放頹然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驀山谿:詞牌名,又名“上陽春”。
  • 萬籟:各種聲音。
  • 悲號:悲傷地呼號。
  • 澗水:山間流水的聲音。
  • 焚香:點燃香料。
  • 釣船篷底:釣魚船的篷子下麪。
  • 菸蓑輩:指穿著蓑衣的漁夫。
  • 紛華:繁華熱閙。
  • 宦情:做官的心情。
  • 鞦光似紙:形容鞦天的景色單薄,如同紙張一般。
  • 幽棲:隱居。
  • 頹然:形容心情沮喪,精神不振。

繙譯

鞦天的林中充滿了各種聲音,人間似乎被鞦意所充滿。作爲客子的我,心中的舊山情懷被西風吹得悲傷,澗水也在悲號。夜深了,茅屋外依舊傳來稀疏的雨聲,我點燃香料坐著,對著牀鋪睡覺,心中充滿了閑適的滋味。

在釣魚船的篷子下麪,我閑散地看著那些穿著蓑衣的漁夫。我這老眼已經厭倦了繁華,做官的心情與鞦天的景色一樣單薄。我渴望隱居,廻到那寒冷的小樓,看著山景,聽著打在窗戶上的聲音,不要讓自己沉醉在頹廢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天林中的景象和客子的內心感受。通過“霜林萬籟”和“鞦滿人間世”等詞句,展現了鞦天的氛圍和客子的孤獨感。詞中“悲號澗水”和“茅簷夜久”等細節,加深了悲鞦的情感。同時,通過對比“釣船篷底”的閑適與“宦情”的單薄,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繁華世界的厭倦。整首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甯靜生活的深切渴望。

蔡松年

金真定人,字伯堅,號蕭閒老人。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松年初爲元帥府令史,後隨軍攻宋。熙宗時,爲都元帥宗弼總軍中六部事。海陵王時,擢遷戶部尚書。海陵遷中都,徙榷貨務以實都城,復鈔引法,皆自松年啓之。官至右丞相,封衛國公。文詞清麗,尤工樂府,與吳激齊名,時號吳、蔡體。有《明秀集》。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