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雪爲楊友直賦

· 楊載
往時天大風,能吹華山裂。 墜此一卷石,或雲太古雪。 粵自開闢初,雲氣所凝結。 已經六萬歲,變化同巀嶪。 望之色正白,表裏共澄澈。 塵土不能涴,光采耀日月。 願君勿愛此,持以獻金闕。 回中避暑時,持用消毒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粵自:自從。
  • 開辟初:開天辟地之初。
  • 巀嶪(jié yè):形容山勢高峻。
  • 涴(wò):汙染。
  • 金闕:指皇宮。
  • 廻中:地名,在今陝西省隴縣西。

繙譯

往昔天空中刮起狂風,據說能將華山吹裂。 在這片大地上墜落了一塊小石頭,有人說它是太古時期的雪。 自從天地初開,雲氣凝結而成。 它已經歷了六萬年的嵗月,變化如同高峻的山峰。 遠遠望去,它的顔色純白,內外都清澈透明。 塵土無法汙染它,它的光彩照耀著日月。 願你不要珍愛這塊石頭,而是拿著它獻給皇宮。 在廻中避暑的時候,用它來消除炎熱帶來的毒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塊被認爲是太古雪的石頭,展現了其悠久的歷史和純淨的特質。詩中,“往時天大風,能吹華山裂”開篇即營造了一種宏大的自然背景,而“墜此一卷石,或雲太古雪”則引出了主題。隨後的描寫中,詩人強調了石頭的純淨與不朽,以及它超越時間的美麗。最後,詩人提出了一個願望,希望這塊石頭能被獻給皇宮,用於消除炎熱,躰現了詩人對這塊石頭實用價值的看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一塊石頭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對自然與歷史的敬畏之情。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