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

· 李瓚
澤國春餘江樹盡,柳花無數沒鳧翁。 每當白日飛晴雪,似與遊絲逐惠風。 灞上啼鶯孤驛外,隋堤歸馬夕陽中。 離人慾折還驚歎,空對桑條恨不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澤國:多水的地方,這裏指江南水鄉。
  • 春餘:春末。
  • 江樹盡:江邊的樹木已經凋零。
  • 鳧翁:野鴨。
  • 晴雪:比喻柳絮如雪。
  • 遊絲:飄動的蛛絲。
  • 惠風:和風。
  • 灞上:灞水之上,古長安附近的一條河流。
  • 孤驛:孤寂的驛站。
  • 隋堤:隋朝修建的堤岸,這裏指堤岸上的柳樹。
  • 歸馬:歸途中的馬。
  • 夕陽中:夕陽的餘暉中。
  • 離人:離別的人。
  • 桑條:桑樹的枝條。

翻譯

江南水鄉春末,江邊的樹木已凋零,柳花如雪,覆蓋了無數的野鴨。在白日晴朗的天空下,柳絮飛舞如雪,似乎與飄動的蛛絲一起追逐着和風。灞水之上,孤寂的驛站外,啼鶯聲聲;隋堤上,歸途中的馬在夕陽的餘暉中緩緩前行。離別的人想要折柳送別,卻驚歎於這空曠的景象,只能對着桑樹的枝條,無盡地感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江南水鄉的景色,通過柳花、野鴨、晴雪、遊絲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細膩與美麗。詩中「每當白日飛晴雪」一句,巧妙地將柳絮比作晴空中的雪花,形象生動。後兩句通過灞上孤驛和隋堤歸馬的描繪,增添了離別的哀愁。結尾的「離人慾折還驚歎,空對桑條恨不窮」則深刻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與感慨,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李瓚

李瓚

元平江路人,字子粲,一字子鬯,號弋陽山樵。旁通佛經及莊周之學。有《弋陽山樵稿》。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