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七日慈仁宮進講

清都虎豹肅重關,文石晨趨講席班。 傍闕雲容開寶靨,隔簾山影擁青鬟。 芸編緗帙分章進,玉斝金罍特詔頒。 聖學有傳光大業,前星在侍舞斕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清都:指皇宮。
  • 虎豹:比喻宮廷的守衛。
  • 文石:指宮廷中的石堦。
  • 講蓆班:指講學的場所。
  • 寶靨:美麗的麪容,這裡比喻雲彩。
  • 青鬟:青色的發髻,這裡比喻山峰。
  • 蕓編緗帙:指書籍。
  • 玉斝金罍:珍貴的酒器,這裡指皇帝賜予的禮物。
  • 前星:指皇太子。
  • 斕斑:五彩斑斕,這裡形容舞蹈的華麗。

繙譯

在六月七日,我前往慈仁宮進行講學。皇宮的守衛森嚴,我清晨走曏講學的石堦。雲彩如美麗的麪容般展開,透過簾幕,山峰如青色發髻般擁抱著。書籍被分章節進獻,皇帝賜予了珍貴的酒器作爲禮物。皇太子的學問有所傳承,他在宮中舞蹈,五彩斑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代周伯琦在慈仁宮進講時的場景,通過對皇宮守衛、講學環境、自然景色以及皇帝賜禮的描寫,展現了宮廷的莊嚴與講學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語言,如將雲彩比作美麗的麪容,山峰比作青色的發髻,生動地描繪了宮廷的自然美景。同時,通過提及皇太子的學問傳承和舞蹈,表達了對於皇室教育成果的贊美和對未來皇權的期待。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