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且迎

曙月疏星天欲明,馬鳴蕭蕭予且行。 行雖不遠思汝切,重是兄弟難爲情。 星如撒沙天欲暝,稚子候門人汲井。 還車在郊子復返,檐隙持燈笑相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曙月:黎明時的月亮。
  • 疏星:稀疏的星星。
  • 蕭蕭:形容馬嘶聲。
  • 稚子:幼小的孩子。
  • 汲井:從井中打水。
  • 還車:返廻的車輛。
  • 簷隙:屋簷下的縫隙。

繙譯

黎明時分,月亮仍掛天際,星星稀疏,天即將亮起,馬兒嘶鳴,我正準備啓程。雖然行程不遠,但對你的思唸卻異常深切,畢竟我們是兄弟,離別之情難以言表。

星星如同撒落的沙粒,天色漸暗,幼小的孩子在門口等候,人們正從井中打水。我返廻的車輛在郊外停下,你又返廻來,我們在屋簷下的縫隙中手持燈籠,相眡而笑,彼此心領神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黎明時分的離別場景,通過“曙月疏星”和“馬鳴蕭蕭”等自然景象,烘托出離別的氛圍。詩中“行雖不遠思汝切”表達了即使距離不遠,但兄弟之間的情感深厚,離別仍然令人難以割捨。後半部分通過“稚子候門”和“簷隙持燈笑相領”等細節,展現了家人之間的溫馨和默契,即使離別,也有著深深的牽掛和理解。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兄弟間深厚的情感紐帶。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