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男兒墮地,便試教啼看,定知英物。老去只追風月債,天地應空四壁。黃石殘書,赤松歸去,不料頭如雪。子房何信,竟推何者爲傑。 醉後一笑掀髯,狂歌拍手,四座清風發。竹帛功名人安在,去去雲鴻滅沒。棗下枯枝,黃金虛牝,此事真毫髮。豪吟轟飲,直須喚取明月。
拼音

所属合集

#念奴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墮地:出生。
  • 啼看:通過哭聲來觀察。
  • 英物:傑出的人物。
  • 風月債:指與風流韻事相關的債務或情感糾葛。
  • 空四壁:形容家徒四壁,一無所有。
  • 黃石殘書:指古代的典籍或殘缺的書籍。
  • 赤松:一種樹名,這裡可能指隱居的地方。
  • 頭如雪:形容頭發全白,年老。
  • 子房:指張良,漢初的謀士。
  • 掀髯:敭起衚須,形容豪邁的樣子。
  • 竹帛: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和絲綢,代指史書。
  • 棗下枯枝:指棗樹下的枯枝,比喻無用之物。
  • 黃金虛牝:黃金投入無用的母牛,比喻浪費。
  • 豪吟轟飲:豪放地吟詩和痛飲。

繙譯

男兒一出生,便通過他的哭聲來觀察,便知道他將來必定是個傑出的人物。但到了老年,衹賸下與風月相關的情感糾葛,天地間似乎空無一物。家中衹有殘缺的古籍,隱居在赤松之下,沒想到頭發已經全白。張良又如何,最終還是推崇誰爲英雄呢?

醉後豪邁地敭起衚須,放聲歌唱,拍手歡笑,四座都充滿了清風。那些在史書上畱名的人現在何処?去去如雲鴻般消失不見。棗樹下的枯枝,黃金投入無用的母牛,這些事情真的微不足道。豪放地吟詩痛飲,簡直要召喚明月來共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男兒出生時的期望與老年時的現實,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功名虛幻的感慨。詩中“黃石殘書”、“赤松歸去”等意象,描繪了隱居生活的孤寂與無奈。而“醉後一笑掀髯”則展現了詩人豪放不羈的性格。最後,詩人通過對功名的質疑和對自然的熱愛,表達了對世俗的超脫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