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世事:世間的事情,指社會上的各種事務。
- 風光:景色,景象。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不景氣。
- 笙歌:泛指音樂和歌唱。
- 燈火:燈光,這裏指節日的燈飾。
- 元宵:中國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十五,有賞燈、吃元宵等習俗。
- 承平:指社會安定,沒有戰亂。
- 父老:對年長者的尊稱。
- 頭顱:指人的頭部,這裏比喻人的容顏。
- 就裏:內心深處。
- 襟懷:胸懷,心意。
- 論心:交流內心的想法。
- 握手:表示友好或告別的動作。
- 沈吟:沉思,低聲自語。
翻譯
世間無情的事務催人老去,不知不覺中美好的景色也變得不再吸引人。江南的每一個角落都顯得淒涼,哪裏還有笙歌和燈火來慶祝元宵節呢?
在和平的年代,年長的父老們容顏已改,但內心深處的情懷依舊。相逢時,不忍心過多地交流內心的想法,只是默默地握手,一同在路上沉思低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江南蕭條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社會變遷的感慨。詩中「無情世事催人老」一句,直抒胸臆,道出了作者對世事無常的無奈。後文通過對元宵節燈火笙歌的缺失,進一步以節日的冷清來象徵社會的蕭條。末句「相逢不忍更論心,只向路傍握手共沈吟」則深刻描繪了人們在動盪時局中的無奈與沉默,體現了作者對和平與友情的深切懷念。整首詞情感深沉,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
邵亨貞的其他作品
- 《 擬古十首河傳擬花間春日宮詞 》 —— [ 元 ] 邵亨貞
- 《 满江红 其一 丙午重阳前二日雨霁,泗泾倚阑望九山 》 —— [ 元 ] 邵亨貞
- 《 浣溪沙 · 早春 》 —— [ 元 ] 邵亨貞
- 《 八歸 · 庚辰七夕,與衛立禮同用此調 》 —— [ 元 ] 邵亨貞
- 《 浪淘沙 · 錢南金疾作,代簡問訊 》 —— [ 元 ] 邵亨貞
- 《 早春鴛湖夜泊 》 —— [ 元 ] 邵亨貞
- 《 追和趙文敏公舊作十首點絳脣 》 —— [ 元 ] 邵亨貞
- 《 後庭花 · 擬古 》 —— [ 元 ] 邵亨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