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首河傳擬花間春日宮詞

殘陽隴樹,寒煙塞草。戲馬臺前秋老。黃河日日水東流,斷送卻、英雄多少。 西秦笳鼓,東山寄傲。萬事付之一笑。閒來繫馬讀殘碑,又目斷、江南飛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戲馬臺:古代一種供馬戲表演的場所。
  • 斷送:此處意爲消磨、耗費。
  • 西秦:指古代秦國,位於今陝西省一帶。
  • 笳鼓:古代軍樂器,笳是吹奏樂器,鼓是打擊樂器。
  • 東山:指隱居之地,源自《詩經·小雅·東山》。
  • 寄傲:寄託高傲之情。
  • 萬事付之一笑:意指對世事不以爲意,以笑對待。
  • 繫馬:拴馬。
  • 殘碑:指殘破的石碑,常用來形容歷史的遺蹟。
  • 目斷:目光所及之處。
  • 江南:指中國長江以南的地區。

翻譯

夕陽斜照在隴上的樹梢,寒煙籠罩着塞外的草地。在戲馬臺前,秋意已深。黃河的水日復一日地向東流去,不知耗費了多少英雄的歲月。

西秦之地,笳鼓聲聲,東山之上,寄託着高傲之情。對世間萬事,都以一笑置之。閒暇時,我拴馬在旁,閱讀着殘破的石碑,目光所及,是江南飛翔的鳥兒。

賞析

這首作品以秋日黃昏爲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對歷史變遷和英雄逝去的感慨。詩中「黃河日日水東流,斷送卻、英雄多少」一句,既表達了對時間無情流逝的哀嘆,也暗含了對英雄事蹟的緬懷。後句「萬事付之一笑」則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結尾的「閒來繫馬讀殘碑,又目斷、江南飛鳥」則進一步以靜謐的田園景象,寄託了對遠方的嚮往和對現實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