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 甲戌清明雨中感春
東風吹雨春城晚,黃昏小樓人靜。燕子朱簾,譙門畫角,收拾柳邊殘暝。微燈照影。嘆塵滿書牀,火銷香鼎。客裏王孫,故家樂事尚能省。
人生壯遊幾許,舊鷗應怪我,沙上盟冷。刻燭催詩,傾尊款話,長憶西窗風景。相思有興。待官渡回潮,野橋吟艇。暮遣啼鵑,夜深驚夢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譙門畫角:城門上的號角聲。譙門,古代城門上建的樓,可以瞭望。畫角,古代樂器名,形如竹筒,本細末大,外加彩繪,故稱畫角。
- 殘暝:殘留的暮色。
- 香鼎:香爐。
- 客裏王孫:指在外漂泊的貴族子弟。
- 故家:舊時的家族或家庭。
- 省:記得。
- 刻燭:古代計時的一種方式,將蠟燭刻上標記,根據燃燒到不同標記的時間來計時。
- 傾尊款話:傾杯暢談。尊,古代酒器。
- 官渡回潮:官方渡口的潮水迴流。
- 啼鵑:杜鵑鳥的啼叫聲。
翻譯
春風吹拂着春雨,春天的城在傍晚時分顯得格外寧靜。黃昏時分,小樓中的人也靜悄悄的。燕子穿過紅色的簾幕,城門上的號角聲響起,收拾起柳樹邊殘留的暮色。微弱的燈光照映着身影,嘆息着塵土覆蓋了書桌,香爐中的火已熄滅。作爲漂泊在外的貴族子弟,我仍能記得舊時家族的歡樂時光。
人生中能有幾次壯遊,舊時的朋友們應該會奇怪我,沙上的盟約已冷卻。我們曾刻燭計時催促詩作,傾杯暢談,長久地回憶西窗下的風景。相思之情激發了興致,期待着官方渡口的潮水迴流,野外的橋上吟詠的小船。傍晚時分,杜鵑的啼叫聲,深夜中驚醒了夢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傍晚的靜謐景象,通過燕子、朱簾、號角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憂鬱氛圍。詩中「客裏王孫」一句,表達了詩人作爲漂泊者的孤獨與懷舊。後文通過對舊時歡樂時光的回憶,以及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憧憬。
邵亨貞的其他作品
- 《 古調笑令 · 暮春 》 —— [ 元 ] 邵亨貞
- 《 花心動 · 黃伯陽歲晚見梅,適遇舊賦以贈別,持行卷來,求孫果翁、衛立禮洎予皆和 》 —— [ 元 ] 邵亨貞
- 《 八声甘州 次钱思复怀钱塘旧游韵 》 —— [ 元 ] 邵亨貞
- 《 追和趙文敏公舊作十首點絳脣 》 —— [ 元 ] 邵亨貞
- 《 次韻孫果育先生海鹽茶園道中作地名夾山有金粟寺試茶院錢南金曽約予逰未果 》 —— [ 元 ] 邵亨貞
- 《 後庭花 · 擬古 》 —— [ 元 ] 邵亨貞
- 《 一落索 · 新柳 》 —— [ 元 ] 邵亨貞
- 《 齊天樂 · 甲戌清明雨中感春 》 —— [ 元 ] 邵亨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