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首河傳擬花間春日宮詞

晨色動征衣。疏鍾隔翠微。小蓬萊、煙樹高低。潮去潮來吳越恨,江上月,故依依。 人老昔遊非。愁多春夢稀。舊相思、重見無期。蘇小門前楊柳樹,應折斷,最高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征衣:指出行人的衣服。
  • 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處。
  • 小蓬萊: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這裏指宮中的園林。
  • 吳越恨:指吳越地區的歷史遺恨,可能與春秋時期的吳越爭霸有關。
  • 故依依:依舊依戀不捨的樣子。
  • 昔遊非:往昔的遊歷已不再。
  • 蘇小:指蘇小小,南朝齊時的錢塘名妓,這裏泛指美女。

翻譯

清晨的景色觸動了行人的衣裳,稀疏的鐘聲從翠綠的山腰幽深處傳來。宮中的園林裏,煙霧繚繞的樹木高低錯落。潮水去來,帶着吳越的歷史遺恨,江上的月亮,依舊依戀不捨。

人已老去,往昔的遊歷已不再,憂愁多時,春夢也變得稀少。舊日的相思,再見已無期。蘇小小門前的楊柳樹,應該折斷了最高的枝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宮中的景色與人物的情感。通過「晨色動征衣」和「疏鍾隔翠微」等意象,表達了清晨的寧靜與宮中的幽深。詩中「潮去潮來吳越恨」反映了歷史的滄桑,而「江上月,故依依」則抒發了對過往的依戀。後半部分通過「人老昔遊非」和「愁多春夢稀」展現了時光流逝與人生無常,結尾的「蘇小門前楊柳樹,應折斷,最高枝」則寄託了對美好時光的懷念與無法重現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元代詩人邵亨貞的文學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