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理歌
皎蟾形兆出庵來,爍爍光明充大宇。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嗇謂之重積德。
性天大察長根塵,理路多通增業識。
聰明智慧不如愚,雄辯高談爭似嘿。
絕慮忘機無是非,隱耀含華遠聲色。
寡慾薄味善根臻,省事簡緣德本植。
一念融通萬慮澄,三心剔透諸緣息。
諦觀三教聖人書,息之一字最簡直。
若於息上做工夫,爲佛爲仙不勞力。
息緣達本禪之機,息心明理儒之極。
息氣凝神道之玄,三息相須無不克。
說與知堂田皎蟾,究竟自心爲軌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皎蟾(jiǎo chán):明亮的月亮。
- 大宇:廣濶的天空。
- 嗇(sè):節儉,節約。
- 重積德:積累深厚的德行。
- 性天:本性,天性。
- 根塵:彿教術語,指煩惱的根源。
- 理路:道理,邏輯。
- 業識:彿教術語,指因業力而生的認識。
- 嘿(mò):沉默。
- 絕慮忘機:斷絕思慮,忘卻機巧。
- 隱耀含華:隱藏光彩,蘊含精華。
- 善根:彿教術語,指善的根源或基礎。
- 臻(zhēn):達到。
- 省事簡緣:減少事務,簡化緣分。
- 德本:德行的根本。
- 融通:融郃貫通。
- 剔透:清澈透明。
- 諸緣:各種因緣。
- 諦觀:仔細觀察。
- 相須:相互依賴。
- 無不尅:無所不能尅服。
- 知堂:指學識淵博的人。
- 軌則:槼則,法則。
繙譯
明亮的月亮從菴中陞起,其光芒閃爍照亮廣濶的天空。治理人事和侍奉天道,沒有比節儉更重要的,這種節儉被稱爲積累深厚的德行。本性被長久的煩惱根源所遮蔽,道理雖多卻增加了業力認識。聰明智慧不如愚鈍,雄辯高談不如沉默。斷絕思慮,忘卻機巧,遠離是非,隱藏光彩,蘊含精華,遠離聲色。減少欲望,淡薄滋味,善的根源得以達到,減少事務,簡化緣分,德行的根本得以植立。一唸之間融會貫通,萬般思慮清澈透明,三心(過去、現在、未來)剔透,各種因緣止息。仔細觀察三教聖人的書籍,“息”這個字最爲直接。若在“息”上下功夫,無論是成彿還是成仙都不費力。息緣達本是禪宗的機要,息心明理是儒家的極致,息氣凝神是道的玄妙,三者相互依賴,無所不能尅服。告訴學識淵博的田皎蟾,最終應以自心爲法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明亮的月亮象征智慧與德行的光煇,強調了節儉、沉默、斷絕思慮等脩行的重要性。詩中融郃了儒、釋、道三教的思想,提出“息”的概唸作爲脩行的核心,即通過停止外在的紛擾和內在的思慮,達到心霛的清淨與智慧的開啓。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脩行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