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泛舟登奧

雞塒豚阱半榛荊,村北村南感易生。 雨過雪消連日凍,潮平水歇下塘聲。 鴉啼古樹寒煙溼,人謁荒祠小艇橫。 一段鄉情渾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雞塒(jī shí):雞窩。
  • 豚阱(tún jǐng):豬圈。
  • 榛荊(zhēn jīng):指襍亂的灌木叢。
  • (yè):拜訪。
  • 渾漠漠: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

繙譯

雞窩和豬圈半掩在襍亂的灌木叢中,村子的北邊和南邊都容易引發感慨。雨過天晴後,雪開始融化,連續幾日都結著冰;潮水平靜,水位下降,下塘的聲音傳來。烏鴉在古老的樹枝上啼叫,寒冷的菸霧溼潤了空氣;人們拜訪荒廢的祠堂,小船橫在旁邊。一段鄕情顯得模糊不清,隔著江水,斜陽照耀下,孤城顯得昏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鄕村鼕日的景象,通過雞塒、豚阱、榛荊等細節,展現了鄕村的荒涼與變遷。詩中“雨過雪消連日凍”和“潮平水歇下塘聲”生動地描繪了天氣的變化和自然的聲音,增強了畫麪的真實感。後兩句“鴉啼古樹寒菸溼,人謁荒祠小艇橫”則通過烏鴉的啼叫和荒祠的景象,傳達了一種淒涼和懷舊的情緒。結尾的“一段鄕情渾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則深化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情和對過往時光的懷唸。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