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笳聲: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於笛子,常用於軍中或邊塞。
- 咽:此處指笳聲低沉、悲涼。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隴雲:隴山(今甘肅省一帶)上空的雲。
- 漫漫:形容雲層廣闊無邊。
- 關山:泛指邊關的山川。
翻譯
傍晚時分,戍樓上笳聲低沉悲涼,隴山上的雲層廣闊無邊,水流向東不息。行人向西遠行萬里,眼前盡是關山,徒留無限的遺憾和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傍晚的淒涼景象,通過笳聲、隴雲、水流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憂愁的氛圍。行人向西遠行的畫面,加深了詩中的離愁別緒。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邊塞行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無奈。
不詳的其他作品
- 《 時人爲鄒昉語 》 —— [ 唐 ] 不詳
- 《 郊廟歌辭周宗廟樂舞辭治順 》 —— [ 唐 ] 不詳
- 《 原陵老翁吟其二狐書一 》 —— [ 唐 ] 不詳
- 《 郊廟歌辭晉昭德成功舞歌武功舞歌二首 》 —— [ 唐 ] 不詳
- 《 郊廟歌辭明皇祀圜丘樂章太和 》 —— [ 唐 ] 不詳
- 《 郊廟歌辭晉昭德成功舞歌昭德舞歌二首 》 —— [ 唐 ] 不詳
- 《 巴州薛刺史歌 》 —— [ 唐 ] 不詳
- 《 雜曲歌辭太和第一 》 —— [ 唐 ] 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