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詠古十六首黃金臺

· 乃賢
皇唐開寶構,歷劫抵金時。 絕妙青松障,清涼白玉池。 長廊秋屧響,高閣夜鍾遲。 獨有乘閒客,扶藜讀舊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歷劫:經歷劫難。
  • 青松障:青松形成的屏障,指青松茂密。
  • 秋屧:秋天的木屐聲,屧(xiè)指木屐。
  • 高閣:高大的樓閣。
  • 夜鍾遲:夜晚的鐘聲遲遲不響,形容夜晚的寧靜。
  • 乘閒客:乘着空閒時間的遊客。
  • 扶藜:扶着藜杖,藜(lí)是一種植物,其莖可做杖。
  • 舊碑:古老的石碑。

翻譯

在唐朝的盛世,建造了這座寶構,經歷了無數劫難,直到金朝時期。這裏有絕妙的青松屏障,清涼的白玉池水。長長的走廊裏傳來秋天的木屐聲,高大的樓閣中夜晚的鐘聲遲遲不響。只有那些乘着空閒時間的遊客,扶着藜杖,讀着古老的石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座歷經滄桑的古建築,通過青松、白玉池等自然元素,以及長廊、高閣等人文景觀,展現了其獨特的歷史韻味和寧靜之美。詩中「獨有乘閒客,扶藜讀舊碑」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尊重和對文化遺產的珍視,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蹟的敬仰之情。

乃賢

元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於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爲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爲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雲清嘯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