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詠古十六首黃金臺

· 乃賢
祠宇當城角,霜蹄刻畫真。 房星何日墜,駿骨自能神。 曾蹴陰山雪,思清瀚海塵。 長疑化龍去,騰蹋上雲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祠宇:供奉神靈或祖先的廟宇。
  • 霜蹄:指馬蹄,因馬蹄常踏霜而行,故稱。
  • 房星: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認爲與馬有關。
  • 駿骨:指駿馬的骨骼,比喻英才。
  • 陰山:山脈名,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 瀚海:古代對戈壁沙漠的稱呼。
  • 騰蹋:騰躍踏行,形容馬奔跑的樣子。
  • 雲津:指天河,比喻高遠之處。

翻譯

廟宇坐落在城角,霜蹄刻畫得栩栩如生。 房星何時墜落,駿馬的骨骼自然顯神韻。 曾經踏過陰山的雪,渴望清除瀚海的塵埃。 長久以來懷疑它化龍而去,騰躍踏行直上雲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匹神駿非凡的馬,通過廟宇、星宿、山雪、瀚海等意象,展現了馬的雄壯與神異。詩中「霜蹄刻畫真」一句,既表現了馬蹄的堅硬與力量,又暗示了馬的英勇與不凡。後兩句「曾蹴陰山雪,思清瀚海塵」則進一步以馬踏雪山的壯舉和渴望清除塵埃的志向,來象徵英勇無畏的精神。結尾的「長疑化龍去,騰蹋上雲津」則充滿了神話色彩,表達了馬的非凡與超脫,彷彿它已化龍昇天,騰躍於雲端之上,展現了詩人對於英勇與自由的嚮往。

乃賢

元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於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爲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爲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雲清嘯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