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縣杜氏二真廟詩
君不見瀟湘江上斑斑竹,雨灑疏林淚痕綠。又不見金溪縣裏兩嬋娟,身化白金金漸復。
至今九疑山下大江西,窈窕祠堂依古木。仙居更有杜貞娥,千古清風凜相續。
貞娥鬻餅東陽市,廚人相挑憤投齒。捉刀夜斷賊奴頭,勇烈真同丈夫子。
脫身竄匿來孟溪,木食澗飲幽巖棲。煢煢姊妹自相保,天寒愁聽哀猿啼。
夜雨奔流溢山趾,月黑溪深黯無底。嗚呼雙娥同溺死,玉骨藤纏高樹裏。
開元賢令銜餘哀,築祠卻傍蒼崖開。悲風蕭蕭落山葉,精靈日暮猶歸來。
陳侯自是古零後,來作仙居民父母。銜香赤腳禱龍湫,秋日甘霖起枯朽。
去年飛章徹九閽,紫綾裁誥褒貞魂。鸞車孔蓋蔽白日,彷彿來謝朝家恩。
男兒堂堂軀七尺,忍詬含羞污簡冊。何如貞惠貞淑兩真仙,萬古千秋長廟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斑斑竹:指斑竹,一種竹子,因表面有斑點而得名。
- 嬋娟:美麗的女子。
- 九疑山:山名,位於今湖南省境內。
- 窈窕:形容女子文靜而美好。
- 貞娥:指貞潔的女子。
- 鬻餅:賣餅。
- 投齒:指咬牙切齒,表示憤怒。
- 捉刀:持刀。
- 勇烈:勇敢剛烈。
- 丈夫子:指有丈夫氣概的女子。
- 煢煢:孤獨無依的樣子。
- 幽巖:深邃的山岩。
- 嗚呼:表示哀嘆。
- 銜餘哀:懷着餘哀。
- 蒼崖:青色的山崖。
- 精靈:指靈魂。
- 陳侯:指陳姓的官員。
- 龍湫:龍潭,指深水池。
- 飛章:指迅速傳遞的文書。
- 九閽:指皇宮的九重門,比喻朝廷。
- 紫綾:紫色的綢緞,這裏指皇帝的詔書。
- 孔蓋:華蓋,指皇帝的車蓋。
- 謝朝家恩:感謝朝廷的恩典。
- 忍詬含羞:忍受恥辱和羞愧。
- 簡冊:指史書。
- 廟食:指在廟中受到祭祀。
翻譯
你看那瀟湘江上的斑斑竹,雨灑在稀疏的竹林中,淚痕般的綠色。又如金溪縣裏的兩位美麗女子,身化白金,金光逐漸恢復。至今九疑山下的大江西,幽靜的祠堂依傍着古木。仙居更有杜貞娥,千年的清風凜然相續。
貞娥在東陽市賣餅,廚子挑釁使她憤怒咬牙。她持刀夜斬賊人頭,勇敢剛烈如同有丈夫氣概的女子。她逃脫後躲藏在孟溪,在幽深的山岩中食木飲澗,孤獨的姐妹相互保護,天寒時憂愁地聽着哀猿的啼叫。
夜雨氾濫溢出山腳,月黑溪深,黑暗無底。唉,兩位娥女一同溺死,玉骨被藤蔓纏繞在高大樹中。開元時期的賢令懷着餘哀,在蒼崖旁築祠。悲風蕭蕭落下山葉,精靈在日暮時分似乎仍歸來。
陳侯是古零的後代,來此作爲仙居的父母官。他赤腳銜香祈禱龍潭,秋日甘霖使枯朽復甦。去年他的飛章直達九重門,紫綾詔書褒獎貞魂。鸞車華蓋遮蔽白日,彷彿來謝朝家的恩典。
堂堂七尺男兒,怎能忍受恥辱和羞愧,玷污史書。何如貞惠貞淑兩位真仙,萬古千秋在廟中受到祭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兩位貞潔女子的英勇事蹟,通過斑斑竹、九疑山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了一種悽美而莊嚴的氛圍。詩中,杜貞娥的形象被塑造得勇敢而剛烈,她的行爲與男兒相比毫不遜色,體現了女性的堅強與獨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讚頌,傳達了對貞潔與勇氣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