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劉季章治中邀夏仲信郎中游永安湖詩

· 顧瑛
金粟寺中公廨靜,白晝事閒如治蒲。 沙棠爲舟穩可泛,郎官之湖今豈無? 啄花鶯坐水楊柳,雪藕人歌山鷓鴣。 日西上馬踏歸路,小隊大呼驚道吾。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劉季章:人名,詩人的朋友。
  • 治中:古代官名,負責文書工作。
  • 金粟寺:寺廟名。
  • 公廨:官署,官吏辦公的地方。
  • 治蒲:指処理政務。
  • 沙棠:一種樹木,這裡指用沙棠木制成的舟。
  • 郎官之湖:指某個有郎官(官職名)的湖。
  • 啄花鶯:指在花間啄食的小鳥。
  • 雪藕:白色的藕,這裡形容藕的潔白。
  • 山鷓鴣:山中的鳥類。
  • 小隊:指隨行的小隊伍。
  • 道吾:指道路上的行人。

繙譯

在金粟寺的官署裡,事務甯靜,白天処理公務就像治理蒲草一樣悠閑。沙棠木制成的舟船安穩,可以泛舟湖上,如今的郎官之湖是否還有這樣的景致?啄食花間的小鳥棲息在水邊的楊柳上,人們在山中歌唱,伴著白藕和山鷓鴣的鳴叫。日落時分,我們騎馬踏上歸途,小隊伍大聲呼喊,驚動了路上的行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在金粟寺遊玩的情景,通過對比官署的甯靜與湖上的活動,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閑適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沙棠舟、啄花鶯、雪藕等,營造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氛圍。結尾処的“小隊大呼驚道吾”生動地表現了遊興未盡、意猶未盡的心情,同時也增添了詩作的動感與趣味。

顧瑛

元崑山人,一名德輝,又名阿瑛,字仲瑛,號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節讀書。築園池名玉山佳處,日夜與客置酒賦詩,四方學士鹹至其家。園池亭榭之盛,圖史之富,冠絕一時。嘗舉茂才,授會稽教諭,闢行省屬官,皆不就。張士誠據吳,欲強以官,乃去隱嘉興之合溪。母喪歸,士誠再闢之,遂斷髮廬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