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止奏:停止奏樂。
- 潛聆:靜靜地聆聽。
- 登儀:舉行儀式。
- 宿囀:古代祭祀時的一種歌唱方式。
- 太玉:指皇帝。
- 躬奉:親自奉獻。
- 參鍾:古代祭祀時使用的鐘。
- 首奠:首次獻祭。
- 簠簋(fǔ guǐ):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
- 聿升:開始升起,指祭品被獻上。
- 犧牲:祭祀用的牲畜。
- 遰薦:依次獻上。
- 昭事:明亮的祭祀。
- 顒若:恭敬的樣子。
- 存存:持續不斷。
- 以俔:以示敬意。
翻譯
停止奏樂,靜靜地聆聽,儀式開始,歌聲悠揚。皇帝親自奉獻,首次敲響參鍾獻祭。簠簋中的祭品開始被獻上,犧牲依次獻上。明亮的祭祀中,恭敬如常,持續不斷地以示敬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明皇在圜丘舉行祭祀的莊嚴場景。通過「止奏潛聆」和「登儀宿囀」等詞句,傳達出祭祀儀式的肅穆與神聖。詩中「太玉躬奉,參鍾首奠」展現了皇帝的親自參與和祭祀的正式開始。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祭祀活動的尊重和對神明的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