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觀謁先帝御容

聖帝歸梧野,躬來謁聖顏。 旋登三徑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嵐迥,雲橫積翠間。 期修封禪禮,方俟再躋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丈人觀:指道教的廟宇。
  • (yè):拜見。
  • 御容:皇帝的畫像或塑像。
  • 聖帝:指已故的皇帝。
  • 梧野:指傳說中舜帝葬於蒼梧之野,這裏可能指皇帝的陵墓。
  • :親自。
  • 三徑路:指通往皇帝陵墓的道路。
  • 九嶷山:山名,位於今湖南省境內,傳說中舜帝葬於此。
  • (lán):山中的霧氣。
  • (jiǒng):遠。
  • 積翠:指山中鬱鬱蔥蔥的樹木。
  • 期修:希望修習。
  • 封禪禮: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儀式,封爲祭天,禪爲祭地。
  • 方俟:正等待。
  • 再躋攀:再次攀登,這裏指再次朝拜。

翻譯

聖明的皇帝已經歸葬於蒼梧之野,我親自前來拜見他的御容。 沿着通往陵墓的三徑路前行,彷彿攀登上了九嶷山。 陽光照耀着遠處的山霧,雲彩橫亙在鬱鬱蔥蔥的山林之間。 我希望能修習封禪的禮儀,正等待着再次來此朝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蜀太后徐氏前往道教廟宇拜謁先帝御容的場景,表達了她對先帝的敬仰之情。詩中通過「三徑路」與「九嶷山」的比喻,展現了朝拜之路的莊重與神聖。末句表達了太后對封禪禮儀的嚮往,以及對再次朝拜的期待,體現了她對先帝的深厚感情和對國家禮儀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蜀太后徐氏

名不詳。成都(今屬四川)人徐耕之次女。唐末與其姊同爲王建所納。王建即前蜀帝位後,封爲貴妃。王衍即位,冊爲順聖太后。咸康元年(公元925年),隨王衍遊青城山,與其姊翊聖太妃賦詩唱和。是年十一月前蜀亡。次年四月,隨王衍赴洛陽,於秦川驛被殺。事蹟據《鑑誡錄·卷五》、《蜀檮杌·卷下》。《全唐詩》存詩八首,小傳中誤以妹爲姊。參見花蕊夫人。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