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越人洞中詠
扁鵲得仙處,傳是西南峯。
年年山下人,長見騎白龍。
洞門黑無底,日夜唯雷風。
清齋將入時,戴星兼抱鬆。
石徑陰且寒,地響知遠鍾。
似行山林外,聞葉履聲重。
低礙更俯身,漸遠晝夜同。
時時白蝙蝠,飛入茅衣中。
行久路轉窄,靜聞水淙淙。
但願逢一人,自得朝天宮。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扁鵲(Biǎn Què):古代著名的醫學家,傳說中得道成仙。
- 西南峯:指山峯的西南方向。
- 白龍:傳說中的神龍,常用來比喻仙人所騎的神獸。
- 洞門:指山洞的入口。
- 黑無底:形容洞內深邃,光線昏暗。
- 雷風:雷聲和風聲,形容洞內的聲音。
- 清齋:指潔淨的齋戒,準備進入神聖之地。
- 戴星:指在夜晚,星星還未完全消失時。
- 抱鬆:抱着松樹,可能是因爲松樹象徵長壽和堅韌。
- 石徑:石頭鋪成的小路。
- 地響:地面傳來的聲響。
- 知遠鍾:知道遠處傳來的鐘聲。
- 葉履聲重:踩在樹葉上的聲音沉重。
- 低礙:低矮的障礙物。
- 俯身:彎腰低頭。
- 晝夜同:晝夜不分,形容洞內光線昏暗。
- 白蝙蝠:白色的蝙蝠,在傳說中常被視爲吉祥或神祕的象徵。
- 茅衣:用茅草編織的衣服。
- 水淙淙:水流聲。
- 朝天宮:指仙人所居的天宮。
翻譯
扁鵲成仙的地方,傳說是在西南的山峯。 每年山下的人,都能看到他騎着白龍飛過。 洞口黑暗深邃,日夜只有雷聲和風聲。 準備進入時,是在夜星未落,抱着松樹的時刻。 石徑陰冷,地面傳來遠處鐘聲的迴響。 彷彿行走在山林之外,聽到沉重的葉履聲。 低矮的障礙物需要彎腰通過,洞內漸漸不分晝夜。 不時會有白色的蝙蝠,飛入茅草編織的衣服中。 走得越久,路越窄,靜靜地聽到水流聲。 只願遇到一個人,能帶我前往朝天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扁鵲成仙之地的神祕想象和嚮往。通過描述洞中的景象和聲音,詩人營造了一種幽深、神祕的氛圍。詩中「洞門黑無底,日夜唯雷風」等句,生動地描繪了洞內的環境,而「白蝙蝠飛入茅衣中」則增添了一絲超自然的色彩。整首詩充滿了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神祕事物的探索慾望,展現了詩人對超越塵世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