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袂(lí mèi):離別的衣袖。
- 翠華:指華美的車馬裝飾。
- 晨羞:早晨的羞愧,指因離別而感到的羞愧。
- 楚樹:楚地的樹木。
- 曉角:清晨的號角聲。
- 隋城:指隋朝的都城。
- 野靄(yě ǎi):野外的水氣。
- 江鴻:江上的鴻雁,常用來比喻遠行的人。
- 客情:旅人的情懷。
- 征途:旅行的路途。
- 戒:防備,警惕。
- 白波:指江河的波浪。
翻譯
離別的衣袖上沾滿了華美的裝飾,早晨因離別而感到羞愧,想要早早啓程。春風吹拂着楚地的樹木,清晨的號角聲在隋城響起。野外的水氣溼潤了衣裳,江上的鴻雁增添了旅人的情懷。旅途無需過多防備,坐看江河的波浪漸漸清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鄭孝廉前往淮西覲省的情景。詩中,「離袂翠華滿」一句,既表現了離別的華麗場面,又暗含了離別的沉重情感。後文通過對春風、楚樹、曉角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了一種既清新又略帶憂傷的氛圍。詩的結尾「征途不用戒,坐見白波清」則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樂觀態度和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
僧皎然的其他作品
- 《 送珍上人還天竺兼寄廣通上人秦山人 》 —— [ 唐 ] 僧皎然
- 《 送簡棲上人之建州覲使君舅 》 —— [ 唐 ] 僧皎然
- 《 九日同盧使君幼平吳興郊外送李司倉赴選 》 —— [ 唐 ] 僧皎然
- 《 題秦系山人麗句亭 》 —— [ 唐 ] 僧皎然
- 《 早秋陪韓明府泛阮元公溪 》 —— [ 唐 ] 僧皎然
- 《 雜寓興 》 —— [ 唐 ] 僧皎然
- 《 早春書懷寄李少府仲宣 》 —— [ 唐 ] 僧皎然
- 《 送辨聰上人還廣陵 》 —— [ 唐 ] 僧皎然